一天有4個「最佳飲水時機」,你知道嗎?
人人都知道,喝水對身體健康很重要!
但可曾想過,要怎麼樣喝水才能真正發揮效果呢?
喝太多、喝太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呢?
什麼時候補充水分才是最佳時機呢?
茶可以取代開水嗎?
夏天喝冰水是禁忌嗎?
整理6大QA,教你正確喝水,喝出苗條、健康以及好氣色。
Q1:一天該喝多少水?
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-8杯水(240 ml/杯)或是用體重計算*30=每日應飲用之總水量,可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、環境而適度調整,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、減少熱量攝取,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,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,並藉由排尿、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,清除體內廢物,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,以及避免尿道發炎,維持身體的健康。
Q2:喝太多水對身體造成的影響?
喝太多水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(尤其是鈉)濃度被稀釋。
血清鈉濃度太低稱為低鈉血症,為了平衡細胞內外液的電解質濃度,血液中的水就會滲透進入細胞,造成細胞膨脹以及電解質稀釋。
症狀有頭痛、視力模糊、肌肉痙攣、抽搐,罕見的情形下會死亡。
水中毒很罕見,馬拉松選手為了怕脫水喝太多水的時候可能發生,這時候預防方式可以改喝運動飲料,補充水分同時補充電解質。
Q3:喝太少可能造成身體脫水?
脫水的原因有腹瀉、嘔吐、發燒、劇烈運動、炎熱天氣、乾燥環境、甚至高海拔都會造成脫水。
口渴是身體需要更多水的訊號,但是口渴機制也有失靈的時候,特別是在激烈運動、嬰兒期、生病或是老年期。
輕微到中度脫水的症狀是口腔與皮膚乾燥,疲乏與肌肉衰弱,尿量減少、尿液深黃、頭痛、暈眩。
如果持續脫水,會造成血液溶質濃度上升,血壓下降,心率上升。
身體感覺到血液濃度上升、血壓下降,就會啟動一系列保存水分的步驟,例如強迫腎臟保留水分,減少尿量,但同時仍會有其他途徑流失(糞便、皮膚、肺等),如果持續喪失,就會造成腎衰竭、痙攣、精神混亂、昏迷等,嚴重脫水若置之不顧會導致死亡。
Q4:每日最佳飲水時機?
國民健康署特提出「喝開水5要訣」的技巧,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,要多補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如有需要限水的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。
一、起床一杯水
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,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-500ml的溫開水,促進腸胃蠕動、防止便秘。
二、用餐前後配杯水
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,桌上準備一杯300-500ml的水,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,取代含糖飲料,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。
三、外出要帶水
準備500ml以上的水壺,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,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,並避免脫水的發生。
四、製作提味水
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、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,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。
五、1,500的水
養成每天喝至少1,500ml水的好習慣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且分多次喝、慢慢喝,喝得太急,或一次喝太多,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。
Q5:現代人忙碌,時常忘記喝水,或覺得白開水很難喝,寧可喝飲料,對於喝足量的水也有壓力,怎麼辦?
白開水是零熱量的最佳飲品,若覺得白開水很難喝,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、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,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,亦可適度飲用無加糖的氣泡水。
生活中可將一天所需要飲用之水量用水壺裝好,放在日常生活中時常看得到的位置,經過看到就飲用,就可督促自己將一天飲水的目標達成。
除了白開水外,食物當中的水,包含飲料跟湯品可供應最多的水,若以營養來說,牛奶、豆漿相比汽水或含糖飲料富含優質蛋白質及微量元素。
Q6:茶可以取代白開水嗎?夏天到底能不能喝冰水呢?
咖啡和茶含有咖啡因,屬於溫和的利尿劑,每日建議500ml內較不會造成水分不平衡。
吃冰可能會讓血管收縮造成頭痛、腸胃消化不良。
另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吃冰會讓氣管收縮、氣喘症狀加劇。
留言列表